谷动谷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896|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史记·袁隆平传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5-24 09:01:0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史记·袁隆平传



冯错书(一)
袁隆平,江西人,国士也。庚午岁(1930年)生于北平,故名中曰“平”。接生者,林巧稚也。兄弟姊妹六。
幼时随父母游平津、九江、赣州、汉口。
冯错书(二)
居汉口时,一日游田庄,绿树村边合,桑麻瓜果多,时有电影曰“摩登时代”,尽见农庄之美,牛乳随意饮,葡萄窗外结,袁公目此,大为慨叹,曰:“吾之平生,当在田园稼穑间也”。
冯错书(三)
遂以农为志。
抗战起,遂举家自湖南迁重庆。十九岁,入相辉学院,修农学。
数月,天下更始,学堂易名曰西南农学堂。
冯错书(四)
袁公虽书生,然有武勇,能于波上称雄,尝为湖南游泳勇将。数年,高丽战事起,乃欲从军,鏖战长空,无何,国家以大学骄子甚稀,不可轻征沙场,遂止。
二十三岁,置于安江农校。
冯错书(五)
夫中华之大,无逾于食也,食中之大,水稻逾半焉。上古时,有神农授五谷,故民始安于稼穑。至于大宋,仁宗称圣,乃引占城稻入中土,故天下粗安。
冯错书(六)
嗟乎,中华之安,以粮为大业。
彼时袁公,从三五学子,顶星辰日月,行于田里,见稻苗清秀,闻稻花清香,赤足入泥,手秉稻叶,眼观稻穗,心思粮仓,口言天机,默然有得。
冯错书(七)
一日,忽于垄亩中得一野稻,其种为甲,然其子为乙,所授之粉,乃他种之粉也。袁公大喜,曰:“噫,天地间亦有此天成杂交乎”,奉之若灵,栽于田间,去其雄花,授以他粉,小成。
冯错书(八)
遂为文曰:“若得稻粮大增,当以杂交为法,斯为新术,他日大行于天下,可饱苍生之腹”。
虽当时不过区区数株,然于袁公而言,已有大盛之势。
冯错书(九)
然其理如此,其术则渺茫,天涯茫茫,海角渺渺,佳种何在?
乃往天涯海角。
三十六岁,居海南,伏首于斯,以为终生之事功。同力者,李必湖,尹华奇,皆袁公弟子。
冯错书(十)
四十岁,乃于琼岛获异种,曰“野败”,此前寻此种千百回不得,乃于天涯海角得之。
野败既得,乃杂育其种,广植天下,曰重庆,曰云南,曰广西,曰广东,袁公亲裹粮米,自携干肉,乘南北之车,泛东西之舟,肤黧黑,肢胼胝,早岁京师少年,今俨然一农夫。
冯错书(十一)
袁公之文既闻,有识者曰:“此大功德也”,郡县遂上报,国家亦知其乃千秋之业,遂以特制护之。
民间纷纷,皆曰:“有异人者,不知何许人也,能改良稻种,使天下人饱饭,今天试栽于某地,大兵护之,不得擅近”。
冯错书(十二)
袁公身许苍生大业,过而立而不得娶,尝中意某女,同事也,然有缘无分。同事惜之,乃荐女子邓则,袁公女弟子也。结连理。
冯错书(十三)
当时夫人在赛,袁公径入球场,牵夫人衣袂曰:“我欲娶卿,可乎?”夫人腼腆,曰:“今正球赛,可许他日”,袁公曰:“与卿有缘,何必他日,今即行”,乃引夫人出,急趋官府,领婚契。
冯错书(十四)
新婚,又牵夫人袖,曰:“吾与卿为侣,当击水中游”,乃畅游。亦奇事也。

—版权声明—
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如需转载请联系书法屋
总监丨冯错
主编 | 王洋

+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21-5-24 09:08:45 | 只看该作者
冯错书(十五)
其豪迈如此。
四十三岁,杂交三系始见于天下。
冯错书(十六)
袁公之为人,无伟岸之躯,且奔波田里,炎蒸霜雪,无冠盖之气,公卿之度,拙仆一田家翁也。某夕,太夫人与袁公语,皆用英语,记者大惊,曰:“令堂亦识外语乎”,袁公曰:“吾父吾母,皆为读书人,区区英文,不足相惊”。
冯错书(十七)
历十二载,杂交初成,乃大盛于天下,至于丁卯(1987),植种十一亿亩,稻增两千亿斤。
至此,我中华自去饥远矣。
冯错书(十八)
八十岁,又育抗虫稻,可免药虫之苦,众疑之,袁公乃曰:“吾可先食”。
八十九岁,授大国士,当时袁公凛凛,目炯炯,身虽中等,然自有松柏之节,虎姿龙像,世人仰望,曰:“袁公在,吾食无忧矣”。
冯错书(十九)
或问:“袁公年几何?”
袁公笑曰:“吾九零后也”。
中华地大,然可为田者不多,除却流沙雪山,岩山瘠岭,田亩今曰十八亿亩,而美利坚为三十六亿亩,天竺国为二十二亿亩,故中华大事者,粮第一。四十年来,民不愁食,袁公之力多焉。
冯错书(二十)
辛丑岁(2021年)夏,小满后一日,袁公升遐于长沙,年九十一。
天下同悲,识与不识,皆痛惋之。
是日,吴孟超院士亦逝。
冯错书(二十一)
太史刘曰:
袁公者,所谓天赐中华也,盖神农氏之苗裔乎?可曰“神农公”也。
人不可一日无粮,国不可一岁无农,盛世繁华,佳人豪杰,若无此区区颗粒,则一切空谈,无非烟云。
冯错书(二十二)
中华幸有袁公,袁公幸得其时,故能岁岁大地谷满,南北稻花香溢,能长星远探,能沧海行舰,能贸易得富,能山河增色,亦袁公手中一稻所助也。
冯错书(二十三)
袁公往矣,然论天下英雄,侠之大者,无过袁公,若无袁公,英雄富贾巨星不过饿殍,若不知袁公之恩,则枉为生人也。
冯错书(二十四)
- end -

+1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21-5-27 14:17:37 | 只看该作者
袁隆平在查看水稻生长情况。新华社记者 陆波岸摄

5月22日13时07分,“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袁隆平,因多器官功能衰竭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

袁隆平院士逝世的消息传来,人们特地摘来青翠的禾苗,放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门前的空地上,寄托无尽的哀思。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的医生护士,忍不住流下了眼泪。今年4月初,91岁的袁隆平院士转入湘雅医院治疗。医护人员介绍,即使是住院了,袁隆平院士还在时时刻刻关心试验田里的稻子长得好不好,“问我们天气怎么样,外面气温多少度”。

“人就像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这是袁隆平院士生前常说的一句话。他也用一生,为这句话写下了注脚。他是我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地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科学家,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他冲破传统学术观点的束缚,于1964年开始研究杂交水稻,成功选育了世界上第一个实用高产杂交水稻品种。杂交水稻的成果自1976年起在全国大面积推广应用,使水稻的单产和总产得以大幅度提高。20多年来,他带领团队开展超级杂交稻攻关,接连实现了大面积示范每公顷10.5吨、12吨、13.5吨、15吨的目标。2020年,又实现了周年亩产稻谷3000斤的攻关目标。

袁隆平院士1981年获得国家发明特等奖,2001年获得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14年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2018年获“改革先锋”称号,2019年被授予“共和国勋章”。他还相继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奖”等20余项国内国际大奖。

就是这样一位功勋卓著、誉满全球的大师,一直以来坚持亲自带博士,坚持定期组织课题组研讨和会议,坚持亲自给研究员、普通学生等讲解最新的前沿科技。直到今年年初,他还坚持在海南三亚的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开展科研工作。如今,在他的身后,几代年轻的科学家,已经逐渐担当起振兴中国种业的重担。

在位于长沙马坡岭的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很多新来的研究生第一次见到袁隆平院士都是在稻田。“袁老师经常说,电脑里长不出水稻,书本里也长不出水稻,要种出好水稻必须得下田。”国家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栽培师李建武说,“下田,是他对年轻人的第一位要求,也是他自己一辈子的追求。”

2009年春,本科即将毕业的李建武正在海南三亚的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实习,恰好赶上袁隆平院士来查看稻田。在田间,一块长势出众的稻田吸引了袁隆平院士的注意,他立即问身边人这块田是谁种的,大家便把李建武推了出来。正是因为“下田”的本领高强,本科毕业的李建武从很多博士、硕士中脱颖而出,被破格招录为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这永远激励着我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李建武说。

“您去往了星辰,化作那颗编号8117的‘袁隆平星’。我们将继承您的遗志,完成您未竟的事业!夜空中最亮的星,将指引我们前行……”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研究员、《杂交水稻》杂志副主编胡忠孝说,自己出生于湖南郴州莽山山区的农村,是袁隆平院士的精神激励着他选择了农学,激励着他一直向着杂交水稻的前沿探索。“袁老师有一个著名的禾下乘凉梦,那是我父辈的梦想,也是我的梦想。”胡忠孝说,“中国的农民养活着14亿人口,我们有责任为农民多做点事,做袁老梦想的践行者。”

湖南省农业科学院、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发文明志:全体干部职工将化悲痛为力量,继承袁隆平院士未竟的事业,继续追逐“禾下乘凉梦”和“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断拼搏,开拓前进。

《 人民日报 》( 2021年05月23日 04 版)
+1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21-5-27 14:19:03 | 只看该作者
一稻济世 万家粮足
袁公离世 世人惋惜
+1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深圳市光明谷科技有限公司|光明谷商城|Sunshine Silicon Corpporation ( 粤ICP备14060730号|Sitemap

GMT+8, 2024-5-14 22:49 , Processed in 0.107814 second(s), 4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