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动谷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92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红楼梦诗词解析】前言 石上偈 ( 第一回)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3-11-19 20:50:2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红楼梦诗词解析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 自问世以来, 它就以故事中蕴含的渊博的学识、细腻的叙事、动人的情节、现实主义的风格, 征服了无数读者, 在艺术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尤其是书中的诗词曲赋散发着极大的魅力, 成为这部不朽之作的灵魂。本文根据《红楼梦》原著回目的顺序, 辑录了书中的诗词、楹联等, 对其进行了注释和解析, 力图帮助读者更准确、深人地理解诗词的含义, 并加深对原著的理解。

前言

曹雪芹所著的《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艺术成就的最高峰。《红楼梦》创造了一个世界, 在这个世界里, 压迫与反抗, 富有与贫困, 欢乐与悲凉, 腐朽与新生, 像一对孪生兄弟一样始终并存着。人们从这个世界里看到了18 世纪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道德的陈腐不堪, 看到了延续几千年的封建制度逐步瓦解崩溃的命运。自《红楼梦》诞生后, 人们就不断地探讨它、研究它, 又因不同的观点而彼此争论着, 甚至在学术界形成了一门独立的、别开生面的学问——— “红学”。

《红楼梦》在艺术描写上达到了极高的成就, 它不仅借鉴、总结了过去小说创作的得失, 同时吸收并熔铸了诗词、散文、戏曲, 乃至音乐、绘画、雕刻、建筑等艺术方面的经验, 所以它的文学艺术基础特别深厚, 显示了它所独有的多样性、丰富性和独创性, 富有极强的艺术生命力。其中, 曹雪芹根据书中不同的人物形象而写出的不同风格的诗词, 更是丰富多彩, 瑰丽多姿。仅以诗而论, 有五绝、七绝、五律、七律、排律、歌行、骚体, 有咏怀诗、咏物诗、怀古诗、即事诗、即景诗、谜语诗、打油诗, 有限题的、限韵的、限诗体的、同题分咏的、分题和咏的, 有应制体、联句体、拟古体……可谓五花八门, 令人眼花缭乱。

需要强调的是, 《红楼梦》中的诗词曲赋是小说故事情节和人物描写的有机组成部分。它的极大多数诗词曲赋都是融合在小说的故事情节中的, 如果略去不看, 常常不能把前后文意弄明白, 甚至等于没有看该部分的情节。

另外, 《红楼梦》中诗词曲赋在艺术表现上另有一种特殊手法是其他小说中诗词所没有的, 那就是作者喜欢预先隐写小说人物的未来命运, 而且这种暗中的预示所采用的方法是各式各样的。除了一些比较明显的带有预言性质的诗歌外, 小说人物平日吟风咏月、猜谜行令时的即时创作, 常常也是“诗谶式” 的预言。

总之, 《红楼梦》中的诗词曲赋, 从小说的角度看, 艺术成就是很高的。我们要了解它的艺术特点, 欣赏并读懂它背后的含义, 才不致辜负这位伟大文学家的十年苦心。

本文档收录了各种版本《红楼梦》中的具有代表性的诗、词, 同时兼收部分曲、赋、歌谣、谜语、联额句等形式的文字。文档中对收录的每篇作品都做了细致的解读, 包括注释、背景、赏析等。其中既有严谨的文字诠释, 原作中的背景介绍, 又有精彩纷呈、引人入胜的艺术赏析, 希望能给《红楼梦》及其诗词爱好者提供一些参考。

由于《红楼梦》版本众多, 后四十回的真伪之争, 给后来研究、理解其中诗词的主旨与各种暗喻带来了极大的困扰与争议, 所以,集各家之说, 去粗存精, 但也是一家之言, 无法形成定论, 仅供相关人士参考。

石上偈① ( 第一回)

【原文】
无才可去补苍天②, 枉入红尘若许年③。
此系身前身后事, 倩谁记去作奇传④?

【注解】
①偈(jì): 音译佛教梵语“偈陀” 的略称, 意译是“ 颂”, 是佛经中的唱词, 也泛指佛教的诗歌。
②补苍天: 出自远古神话女娲补天的故事。传说远古的时候, 天塌了, 女娲氏炼五色石把天修补了起来。
③红尘: 指世间的热闹繁华, 代指人世间。
④倩(qìng): 央求, 请求。奇传: 即传奇, 本是唐代兴起的一种用文言写的短篇小说, 此处为押韵而颠倒, 取其“新奇传闻” 之意。

【背景】
又不知过了几世几劫, 因有个空空道人访道求仙, 从这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经过, 忽见一块大石, 上面字迹分明, 编述历历。空空道人乃从头一看, 原来是无才补天、幻形人世, 被那茫茫大士、渺渺真人携人红尘、引登彼岸的一块顽石。上面叙着堕落之乡、投胎之处,以及家庭琐事、闺阁闲情、诗词谜语, 倒还全备。只是朝代年纪, 失落无考。后面又有一偈。作者虚构空空道人见青埂峰下有一块顽石,上面叙着它被携人红尘后的经历见闻, 后面又有一偈, 就是这首七言绝句。

【赏析】
这是作者依托神话表明《石头记》( 《红楼梦》的书名是后来才改定的)创作缘由的一首开篇诗。佛偈是总结佛语的精华,有画龙点睛的作用。这篇《石上偈》看似简单无奇,实则是统领全书内容的灵魂所在。

曹雪芹在小说的楔子中虚构了此书抄自石上所刻的故事, 其原作者便是那块被女娲所弃、幻化为通灵宝玉被神瑛侍者(贾宝玉的前身) “夹带” 着它一起下凡、经历过一番梦幻的补天石, 而曹雪芹自己只不过是“ 披阅增删”者。其实, 正如脂砚斋所言: “作者之笔狡猾之甚”,真正的“作者” 就是曹雪芹自己。

“无才可去补苍天”,是作者借神话故事, 说明自己无力挽救濒临崩溃的社会制度, 以至于“枉人红尘若许年”。此句表面上是石头自慨白白地来到人世间这么多年, 其实是作者感慨自己虚度年华以及对现实社会的无力。而所谓“无才”, 貌似自惭, 实则自负, 是作者的愤激之言; 以“顽石” 为喻, 也是作者表明自己不肯随同流俗的傲骨。

接着, 作者笔锋一转, “此系身前身后事, 倩谁记去作奇传?” 意思是说: 这是石头身前和身后所经历的故事, 请谁替我抄了去做奇闻流传呢? 从而自然而然地引出全书的故事来。小说中, 贾宝玉身前本是顽石, 在人世经历了一番以后, 被“引登彼岸”, 仍化作顽石, 所以说是“身前身后事”。

作者为了便于抒发感慨, 也为了引起读者的阅读兴味, 在全书开头就把读者引人一个迷幻的神话世界之中, 借人们耳熟能详的女娲补天的神话, 巧妙地虚构了一个顽石“幻形人世” 的故事。这块顽石的经历, 便是贾宝玉的经历, 是贾宝玉的象征, 其中也含有作者曹雪芹的影子。

作者自比补天弃石, 虚度红尘, 为他所要真正描绘的典型的封建大家庭(其实是代表整个封建制度) 的衰亡过程笼上了一个神秘的光环。

曹雪芹简介

曹雪芹(1715? —1763?), 名霑, 字梦阮, 号雪芹, 又号芹圃、芹溪。先世为汉族, 后为满洲正白旗人。祖籍辽宁辽阳, 生于江苏南京。关于生年, 一说曹雪芹为曹頫之子, 因其生年与其祖父卒年不太远, 据张宜泉《伤芹溪居士》原注: “年未五旬而卒”, 研究者推定其生年为康熙五十四年(1715); 一说为曹顒之子, 据曹顺康熙五十四年(1715) 奏折, 曹顒之遗腹子也生于康熙五十四年。或据敦诚《挽曹雪芹》诗“四十年华付杳冥”, 论定其生年为雍正二年(1724)。关于卒年, 据脂评甲戌本第一回眉批记曹雪芹卒年为“壬午除夕”, 即1763 年2 月12 日; 一说为癸未年(1764) 除夕; 一说为甲申年(1765)。

曹雪芹最伟大的贡献在于文学创作。他创作的《红楼梦》规模宏大、结构严谨、情节复杂、描写生动, 塑造了众多具有典型性格的艺术形象, 堪称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的巅峰之作, 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曹雪芹为中华民族、为世界人民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 不仅对后世作家的创作影响深远, 而且在绘画、影视、动漫、网游等领域产生了大量优秀衍生作品, 学术界、社会上围绕《红楼梦》作者、版本、文本、本事等方面的研究与谈论甚至形成了一种专门的学问———红学。

+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深圳市光明谷科技有限公司|光明谷商城|Sunshine Silicon Corpporation ( 粤ICP备14060730号|Sitemap

GMT+8, 2024-11-25 11:01 , Processed in 0.693296 second(s), 4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