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味道》 文/杨唯安 我生性嗜吃,又死要面子,凡遇朋友生日宴客,庭府乔迁,总学旧时大家闺秀吃饭斯文有礼,其结果是亏待自已的口腹之欲,也愧对厨师奉献的精点美食。平时看见吃饭乏味的人,一餐三两口应付了事,心里免不了生起无限感慨。吃岂能简单?没有好胃口哪来好精神?没有好精神哪能“干革命”?尽管有时囊中羞涩,我也从不虐待自巳的胄口,每次走进餐厅、食肆、吧屋,样子像走进教堂,总是带着虔诚、期待的心情,希望获得味蕾的一次意外惊喜。 其实,说句大实话,人生一世,“吃穿”二字。生命的意义直指人的肠胃。“穿”只是人的外衣。人从娘胎里挤出来就是。人不吃则不能生。吃关联的是文比,也是一个国家贫富的“象征”。“品”字三张口,对我来说,知味、辩味、懂味、说味、回味…便是品味人生的全部。也是人身体健康的标志。 如果一个人的耳朵听不懂李斯特、贝多芬,别人会认为你不够高尚;如果一个人读不懂齐白石、梵高,别人会认为你缺 乏艺术修养;如果一个人不懂吃,不谙中国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别人会认为你是食盲。说得更明白点,食物的味道,就是人生的味道。“酸、甜、苦、辣、咸”均在厨师的精彩演绎中。“色、香、味、形、美、养”是对食物艺术品位的总称。发展才是硬道理。创新,创新,再创新!变化无穷的菜肴犹如五颜六色的灿烂人生。视、听、味、触,这五种人类最基本感觉之中,我大胆妄言,味觉居首。吃是那么直截了当,那么令人痛快淋漓。” 所谓形美不美,全在大厨一把刀,所谓味绝不绝,全凭高汤熬得好不好。因为人生如刀,插进去是人生的痛,抽出来是生命的彩。纵使血红丹心似酒,岂奈春花秋月如潮。为人处世就如煲汤,火候是最难掌握的气度,汤汁是和睦相处的调料。不过,有时美味不是调出来的,而是要“入”,这样的食物才会散发原始的质香。所谓一点一滴,一片一丁,一生一熟,最终直指生命的精髓→血液。 我曾到过美丽的“童话世界→九寨沟”,令我刹间忘记了红尘俗世的惊艳繁华; 我常用味觉记忆城市,某个名人。刀郎的《二零零二年的第一场雪》,曾下遍大江南北,但我认为只是邻家小女孩音响里的噪音,不是生活主题。“民以食为天”,中华五千年历史凝练而成。孔子在《论语.乡党》中写道:“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可见我们的祖先对于吃也是津津乐道,讲究非凡。《诗经》、《礼仪》等作品中也有大量关于饮食的美文记载。 我不是美食家,但我曾经是厨师,专做燕窝、鲍鱼、鱼翅等高档食材。我关注吃。美食家也不懂做菜。饮食离不开文化。饮食因文化更是活色生香。明清的蒲松龄、陆树声、袁宏道、纪晓岚都是撰写美食美文的行家。近代梁实秋的《雅居谈食》,张晓风的《酸梅汤》,林文月的《饮膳札记》,唐鲁孙的《天下味》,更是将饮食与文化的关联提升到一种至高无上的境界,令人读罢食欲蠢动,咀嚼再三,余味绕舌三日不绝。还有香港的蔡澜,饮食文章写得俗,但真。现场感强,商业味浓。显然文人写食早将食物艺术化、哲理化了。谁叫吃生来就是一种享受,跟环境,心情和气芬有关,总令人乐不此疲地追求和珍藏。 我喜欢美食,更喜欢琳琅满目的菜单,中国人写的菜单如诗。隐晦,含蓄,透射出意境深邃之美。一道好菜令人流连往返,一道好菜名令人浮想联翩。名菜不是忆名人就是引典故,菜好不好,能不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一是口感,二是气芬,三是联想。西方人的菜单旨在显示食材,所写食谱甚是精准,盐放几匙,水加几克,一分一离绝不含糊。而中国文人对写食情有独钟。嗜辣的苏轼,恋苦的陶渊明,尚甜的秦观,爱品红酒的才女张爱玲,都曾在食物里怀旧,徘徊。似乎他们活着只有四样东西:烟酒、吃、诗和爱情。我也不例外,但不是文人。 每天从酒楼海鲜档口走过,望见池中活泼乱跳的海产,虾身条纹、色泽,闪着新鲜刺眼的光芒,我仿佛欣赏到一场精彩绝伦的芭蕾舞剧,让我在高雅的艺术中沉醉,渐渐走到大海边,闻到了海洋的味道。令我念起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那一刻,心静如海水。偶然身旁走过一位鲍鱼公主,水灵的江南碧玉,梳着乌亮的发髻,一双单凤眼古典得令我想起曹植的词… 每天游走在繁华的都市,街道两旁的烤蕃薯香味扑鼻而来,令我想起童年的饥饿记忆,苦难中蕴育幸福。时下虽有“朱门狗肉臭,路有冻死骨”的现象发生,但食物的味道就是生命的味道。试问人人馋为何物?一切尽在世间美味佳肴! |
|手机版|深圳市光明谷科技有限公司|光明谷商城|Sunshine Silicon Corpporation ( 粤ICP备14060730号 ) |Sitemap
GMT+8, 2021-12-28 17:10 , Processed in 0.047358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