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响起,监区里有一名服刑人员情绪失控,在车间劳动时撬下裁纸刀的刀片藏在身上,所幸被及时发现……
见到他时,他的五官扭曲,异常激动。他最爱的母亲去世了,父亲知道他与母亲的感情,怕他接受不了,一直没敢告诉他。其实,他的母亲几个月前就离开了人世。亲人的离世对每个人来说似乎都会有种预感,他打亲情电话时听不到母亲的声音,想到母亲在他入狱前就身患重病,一种不祥的感觉涌上心头,他问起时,父亲支支吾吾,前两天接见时,在他再三追问下,父亲没有办法才告之实情。听到这个消息,他的精神支柱崩塌了。
三天来,他吃不下、睡不着,双眼红肿充血,虽然仍去车间,但根本无法参加劳动。他说:“别人说什么我都听不见,感觉麻木了,精神恍惚。原本还有一个目标,就是努力改造,早日回家孝敬母亲,所以一直很努力。现在母亲不在了,活着还有什么意义……”
看着他痛苦的表情,我难过又着急。我知道,这是每一个人在失去亲人时的创伤性应激反应,这时,倾诉是很必要的。接下来,我得给他鼓励与支持,疏导的同时要帮他重建认知,找到支撑点,激活其“生本能”,尽快脱离危机状态。
我与他谈论母亲,他谈到了母亲对他的爱,以及他对母亲的愧疚。我告诉他:“母亲给我们生命是让我们好好地活着,去享受生命的过程,这个过程有欢乐也有痛苦。母亲虽然去世了,但她对你的爱和希望永远都存在,母亲的在天之灵希望你知错能改,好好生活,出去以后堂堂正正地做人,而不是遇到困难就退缩、逃避。”
接着,我与他谈到他的父亲。从谈话里,我发现他的父亲是一个不太善于表达的人。我及时指出了父亲对他的爱,只是表达的方式因人而异。他开始思考,也认同了我的观点。这时我提醒他:“你失去了母亲,而父亲同样也失去了妻子,他的内心也非常痛苦,也需要你的支持和鼓励。“你只说要为母亲尽孝,你对父亲也有尽孝的责任啊!”
之后,我与监区交换了意见,找了几个有同样经历(失去亲人)的心理互助员来帮助他,让他对自己的经历平常化,并建议带他去医院就诊,实在睡不着,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药物毕竟此时睡眠对他来说实在太重要了。
一周后再次见到他时,他的情绪反应已经没有那么激烈了,对我也有了信任,渐渐敞开了心扉。他本是一个开朗幽默的人,平时喜欢运动,可年轻气盛的他17岁就陷入囹圄,余刑还有9年。他的母亲才43岁就去世了,妈妈把他从小抚养大,还没享过一天福……想到这些,他心里在滴血,伴随着内疚,也有过轻生的念头,产生了之前的不理智行为。
一个月后我再次回访,他的危机状况明显解除,现在开始每天完成我给他的学习任务,开始作读书笔记,又步入了正常的改造轨道。 |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