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笠翁对韵》上卷:一东(二)
笠翁对韵上卷:一东(二)
河对汉,绿对红,雨伯对雷公。烟楼对雪洞,月殿对天宫。云叆叇(ài dài),日曈(tóng)曚(méng),腊屐(jī)对渔篷(péng)。过(guō)天星似箭,吐魄月如弓。驿(yì)旅客逢梅子雨,池亭人挹(yì)藕(ǒu)花风。茅店村前,皓(hào)月坠林鸡唱韵;板桥路上,青霜锁道马行踪。
【注释】
【河对汉】(注1)黄河与汉水。(注2)河、汉都指银河。【雨伯对雷公】雨伯、雷公是古代神话中的雨神和雷神。雨伯:原称“雨师”,为了属对工整,这里把“师”改作“伯”。【烟楼】(注1)烟囱,比喻子辈胜过父辈,后人超越前人。典出成语“撞破烟楼”,源自北宋苏东坡《与陈季常书》之十六:“在定日作《松醪(láo)赋》一首,今写寄择等,庶以发后生妙思,着鞭一跃,当撞破烟楼也。”这是苏东坡回复陈季常的一封信,苏东坡在信中对于自己的《中山松醪赋》很得意,说这篇文章给年轻人看一看,可使那些后生小子从烟雾迷漫的地方跳脱出来,找到明亮的所在。(注2)耸立于烟云之中的高楼。唐代李峤《奉和幸韦嗣立山庄侍宴应制》:“石磴平黄陆,烟楼半紫虚。”
【雪洞】(注1)福建泰宁李家岩山上,有一天然石门岩洞,洞内冬暖夏凉,得名“雪洞”,是明末兵部尚书李春烨(yè)少年读书处。古时,岩穴苦读在泰宁十分盛行,相传,南宋少年邹应龙背米负笈(jí),登顶凿岩,在岩穴中苦读,五年之后,高中状元。其后历代儒学士子,纷纷效仿先人岩穴修学,形成泰宁特殊的“岩穴儒学文化”。(注2)被雪封住的山洞。《西游记》第四十八回:“陈老见三藏不快,又打扫花园,大盆架火,请去雪洞里闲耍散闷。”(注3)比喻华美洁净的居室。《三侠五义》第六十五回:“好体面屋子,雪洞儿似的,俺就是住不起。”
【月殿】(注1)月宫。南北朝时梁国简文帝《玄圃园讲颂序》:“风生月殿,日照槐烟。” (注2)比喻登科做官。唐代鲍溶《送王损之秀才赴举》诗:“名在乡书贡,心期月殿游。”
【天宫】天帝或诸神在天上的住所;天国。
【叆叇】浓云蔽日的样子。西晋时文学家潘尼《逸民吟》:“朝云叆叇,行露未晞(xī)。”
【曈曚】太阳将出天色微明的样子。南唐时陈陶《冬夜吟》:“展转城乌啼紫天,曈曚千骑衙楼前。”
【蜡屐】典出“阮孚蜡屐”,源自唐代房玄龄等著《晋书·阮孚传》。后世常用“蜡屐、阮屐、两屐”等比喻痴迷某物,或叹息时光白白流逝。“屐”是古人穿的一种底下有齿的木鞋,以蜡涂抹其上,叫“蜡屐”。东晋阮孚生性旷达,一次客人来访,正赶上他在以蜡涂屐,并且心情平静,自言自语地说:“未知一生当著几两(双)屐。”
【过天星】这里指流星。
【吐魄月】魄:又作“霸”,是月球的阴影部分。古人不理解月的圆缺道理,以为月里有只蟾蜍,圆缺是由它反复吞吐造成的。吐魄月:刚被吐出的月,即新月,所以说它“如弓”。李白《古风其二》诗:“蟾蜍薄太清,蚀此瑶台月,圆光亏中天,金魄遂沦没。”
【驿旅】住在驿舍的旅客。驿:古代官府设立的招待往来官员的旅店。
【梅子雨】中国南方每年6月中下旬至7月上半月之间持续阴雨天,此时段正是江南梅子的成熟期,故称其为“梅雨”,亦称为“霉雨”、“黄梅雨”。北宋贺铸《青玉案》词:“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池亭人挹藕花风】人们在亭台上饮酒,荷花香气阵阵吹来。挹:酌酒。
【茅店村前,皓月坠林鸡唱韵;板桥路上,青霜锁道马行踪】这一联是从唐代温庭筠《商山早行》中“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两句诗提炼出来的。皓月:月亮洁白明亮的样子。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