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涧 发表于 2022-11-7 20:28:38

读懂王勃的《滕王阁序》,你就读懂了人生的意义

读懂王勃的《滕王阁序》,你就读懂了人生的意义

胸藏文墨怀如谷,腹有诗书气自华

作者:每晚CC一千多年前的某一天,一位少年路过洪都(今南昌)。此时,洪都滕王阁重修落成,大领导阎都督在此大摆宴席庆祝。他筹划着在这次筵会上,让自己的女婿在众人面前露个脸,好为日后接自己的班做准备。酒过三巡后,阎都督便提议,今日美景盛事具备,大家何不在此为滕王阁做个序呢?早就看清其中门道的宾客们,自然是各种推辞,谁也不想扫了阎都督的兴。可这位刚路过的少年却是个愣头青,只见他从书童手里接过笔墨纸砚,徐徐铺开了纸张。这一举动,直接把阎都督气得拂袖而去。一个时辰之后,少年交上来的文章,却让他直呼:“此真天才,当垂不朽!”这篇令阎都督叹服的千古第一骈文,便是《滕王阁序》。这位惊才绝艳的才子,想必大家都猜到了,正是王勃。可惜的是,王勃寿命不长,虽光芒璀璨,却如流星划过;而《滕王阁序》,才是真正悬挂在人们心头的皓月,千年来光辉不减。文中这六句经典的话,既是王勃对自己的勉励,也藏着对后人的寄语。当你读懂它,你也就明白了人生的意义。

1关于无常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译文:苍天高远,大地辽阔,令人感到宇宙的无穷无尽。欢乐逝去,悲哀袭来,事物的兴衰成败皆是有定数的。感悟:《周易》有言:“世间万事万物,在冥冥之中自有定数。”这句话,读来玄妙,其实在生活中早有验证。比如,我们生命里的某些人,该走的时候怎么也留不住。生命里的某些东西,要失去的时候怎么也无法挽回。很多人为此沮丧、痛苦。但因缘聚散,成败得失,本就是自然法则。只有明白这一点的人,才能无惧兴衰变化,不会患得患失,从而过好每一个日常。俗话说,日月两盏灯,春秋一场梦。日月交替,四季变换,都有其自然的规律。而人生一切看似无常的东西,也都处处有序。有得到,便会有失去;有相聚,就免不了别离……我们只管做好眼前事,珍惜眼前人,坦然地等待岁月开花、结果,便好。

2关于年龄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译文:年纪大了应当更有壮志,哪能在白发苍苍时改变自己的初心呢?处境艰难反该更加坚强,不能放弃凌云之志。感悟:作家菲利普·罗斯曾说:“衰老不是一场战争,而是一场屠杀。”即使是再坚强的人,面对年龄的屠刀,也不免会心生恐惧,丧了斗志,萎了初心。但是不服老的人,却懂得用积极的心态,去抵御现实的困顿、岁月的磨蚀。苏轼被贬至密州任知州时,早已过了热血少年的年纪。但在出猎的时候,他却丝毫没有衰颓之气。为了报答百姓随行出猎的厚意,他决定亲自射杀老虎,一展当年孙权搏虎的英姿;为了报效国家,他甚至殷切地希望,能让他承担卫国守边的重任。对于苏轼来说,年龄也好,困境也罢,都不是前行的羁绊。只要胸中藏有凌云志,何愁不是少年时?人生在世,谁不是从懵懂到成熟,从蹒跚学步再到踽踽独行。年轻固然美好,但真到了白发渐生的年纪,依旧神采奕奕,同样值得向往。年华向晚,岁月沉香,老去的只是年龄,不老的是心态。无论什么年龄,无论什么处境,都请热切地去拥抱生活。

3学会孤独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译文:关山重重难以越过,有谁同情不得志的人?萍水相逢之时,大家都是异乡之客。感悟:知乎上有个热门话题:生活中哪一个瞬间让你孤独到哭?有个回答,特别扎心:你有一个好消息却找不到可以分享的人,明明应该开心,最后却变成了一个人的伤心。孤独,仿佛是每个人的宿命。我们形单影只地来到这个世上,最终也将孤零零地离开。在这途中,再交好的人,也会分别;再热闹的聚会,也会散场。到最后,被留在原地的人,只能慢慢隐入孤独。不同的是,有人在与孤独交锋后,逐渐被孤独侵蚀,变得悲观、沉默。有人却在不被理解的岁月里,实现了自我价值,活得愈发强大。就像史学家司马迁,无视所有嘲笑,独自思考,才有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就像曹雪芹,忍住了无人问津的落寞和辛酸,才写出了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就像导演李安,在不被认可的时候,孤独创作,才拍出了《卧虎藏龙》的经典。《百年孤独》里说:人生终将是一场单人的旅行,孤独之前是迷茫,孤独过后便是成长。往后,最艰难的路,哪怕只有你一个人走,你也要努力去熬。熬过每一个千疮百孔的日子,你就能尝到苦尽甘来的美好。

4关于心态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译文:北海虽然遥远,乘着风还是可以到达;过去的时光虽然已经消逝,珍惜将来的日子还不算晚。感悟:生活没有一帆风顺,每个人都会有难以言说的苦闷。有人为了生活的困境忧愁,有人为了年龄的增长沮丧;有人为了失去而哭泣,有人为了前路而彷徨。这世间,本来就是各人下各人的雪,各有各的皎洁。但风雪再大,只要懂得换种心态,过好当下,终能等到风消雪停的一天。“诗豪”刘禹锡,有二十三年都辗转在贬谪的路上。这23年的蹉跎,让他变成一个满面风霜的中年男人,再也没有了以前的意气风发。好友白居易看到他的现状,都忍不住为他抱不平,他却相当豪迈乐观,发出了和王勃一样的感慨: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在生命的最后,刘禹锡仍在用一颗豁达的心告诉我们:心中有光,又何惧岁月荒凉。有人说:“环境不会改变,解决之道在于自己。”若以悲苦心观世,事事都苦不堪言;若以欢喜人待事,事事皆恰如其分。生活本就是生生不灭的希望,先相信人间值得,未来才会真的可期。

5关于知己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译文:假如碰不上杨得意那样引荐的人,司马相如只有抚拍着自己的文章而自我叹惜。既然已经遇到了钟子期,俞伯牙弹奏一曲《流水》又有什么羞愧呢?感悟:人生难得一知己,千古难觅一知音。在这茫茫人海中,若能遇到一个灵魂相似的人,便是人生一大幸事。电影《王勃之死》里,王勃有一个知己好友,杜镜,也就是我们熟知的杜少府。他始终一袭红衣,陪伴在王勃的身旁。王勃因擅杀官奴判罪入狱,杜镜前去看望,看着在监牢受苦的王勃,他恨不得与王勃一起受过;后来,王勃被押上刑场,鼓声如雷,铡刀已高高架起。还是杜镜,手捧着一个美人风筝,为王勃送行。“黄泉路上,有此美人相伴,子安,你便不孤单了。”所幸,在最后时刻,王勃遇上唐高宗改元大赦天下,逃过了一劫。但紧接着,杜镜就要派去四川任职了。临别之际,杜镜泪洒古道。

王勃自然懂他的所思所想,动容地说出了那句千古名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真正的知己,是志同道合,惺惺相惜;真正的友谊,是纵使相隔天涯,依旧思念不减、情谊不变。鲁迅曾说:“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同怀视之。”余生,愿你我也能得二三知己,知冷暖,懂悲欢,相聚时聊诉衷肠,抚慰尘世风霜。6关于命运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译文:君子能够看到细微的预兆,通达事理的人安于命运。感悟:《滕王阁序》里的这句话,看似简单,却暗含了中国人的一套处世安身之道。它的原文,出自《易经·系辞》:“君子见几(机)而作。”、“乐天知命故不忧。”指的是,活得通达的人,懂得随遇而安,坦然接受自己的命运。乐天安命,方能不忧。在中国历史上,真正活得乐天的,诗人白居易算一个。他是那种少有的,官做得大、诗写得多,而且日子也过得行云流水的人。毕竟,其他诗人,要么是活得郁郁不得志,要么就永远在被贬的路上,总之,就是活得不称心。但白居易却不同,他的一生,基本上算是顺风顺水。究其原因,就在于他很懂得乐天安命。做官时,他很会顺水推舟,与世事沉浮。后来有一次被贬为江州司马,他就在庐山脚下买了一块地建宅子,准备效仿陶渊明,来个归隐田园。在忠州做刺史的时候,他就在城东租了一块地,种植各色花草,欣赏花开花落。无论在哪里,白居易都能把生活过得情趣盎然。听过一句话:“既不能改变世界,倒不如独自逍遥。”与其跟命运盲目较劲,不如坦然地接受生活给予的鲜花与荆棘。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试着把心胸放宽,把眼光放远,把格局放大。当你有了随遇而安的能力,命运也自会给你最好的安排。

▽《滕王阁序》,是王勃的临场发挥之作,但自此以后,再没文章能够超越这篇经典。就连一向反对骈文的韩愈,读了《滕王阁序》之后,也忍不住赞道:读之可以忘忧也。几千年来,我们从中获得了太多思考,太多启发。而这些所得,足以让迷茫者从无常中看到前行的路,让悲观者从孤独中找到渡己的船,让绝望者从命运中感悟到人生的真谛。它的光芒,不仅璀璨了那个时代,更照亮了后世一千多年。你若喜欢,点个赞哦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读懂王勃的《滕王阁序》,你就读懂了人生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