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ixiong 发表于 2021-2-28 08:09:39

大学生“村官”,“带去”重于“带来”

【中国经济新闻联播 讯 特约评论员 王燕刚】大学生村官成为高校毕业生就业热捧的话题之一。这个暑期,郑州轻工业学院师生们针对大学生村官做了一个调查,结果显示:近六成大学生村官是为了暂缓就业压力选择下基层。(7月29日《郑州晚报》)

在699万毕业生的最难就业年,公务员热方兴未艾,村官的大火紧接着烧了起来,很多大学生纷纷走上当村官的道路。看着很多大学生纷纷走向基层服务三农本该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情,但是,调查的结果却让我和我的小伙伴惊呆了:近六成的大学生村官只是单纯躲避一时的就业压力而选择当村官作为跳板。

国家对大学生村官是抱有殷切希望的,国家希望这些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们能够深深扎根农村,利用他们在大学学到的知识切切实实的帮助思想封闭、缺乏科学知识的农民做好新农村建设,帮助他们打开一条富裕和谐的幸福之路。同时能够培养一批拥有乐观心态、勤学实干、淡泊名利、与人民群众有深厚感情的后备干部人才。但是,面对很大的就业压力或万人挤独木桥的公务员考试,很多大学生退而求其次走上了大学生村官的道路。因为他们知道,研究生考试、公务员定向等考试对大学生村官有很多的优惠政策,同时在农村担任村官也北京中医白癜风医院研究所能或多或少的学到一些对将来自己带来的就业有用的东西,以增加自己将来深造或就业的砝码。很多大学生村官可能更加关注的是担任村官能给他们带来什么,而将他们要给需要他们的农村带去什么放在了一边。

大学生村官在立志服务基层之前应该找准自己的定位,将服务农村人民,带领农民致富,走上小康和谐的幸福大路作为自己的第一要务。学生村官们要发挥自身优势,积极传播新思想、新观念、新文化,为农民群众提供政策、法律、基层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给农村带去的,才是大学生村官最重要的职责和使命。当然,如果大学生村官能够真真切切做好乡村服务工作,在乡村的大熔炉里,守得住清苦,耐得住寂寞,不为名利所惑,不为浮华所动,踏踏实实的干好组织分配的每一下工作,搞好群众工作,也能够切实为自己带来自己想要的能力,这是相互作用的。但是大学生村官一定要将带去放在突出的地位,只有带去更多的东西,才会带来更多的东西。如果不思考怎么带去或者带去的更多,只是一味的想着带来,那么带来的一定很少,最终既浪费了自己的青春,又庸庸碌碌的影响了农村的发展,最终得不偿失。

所以,大学生村官,带去应该重于带来。

责任编辑:李响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大学生“村官”,“带去”重于“带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