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大面积推广种植不仅仅取决于安全
今天读报,有一则消息,2008年1月5日,北京一位80岁失明老太太因保姆要回家过年,从4楼跳楼身亡。报纸还评述,现在的空巢老人越来越多。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这是一些老人的生活状况。老人因为老了,世界变得小了。于是老人会经常产生害怕、孤独、抑郁等心理问题。
无独有偶,前两天看电视,有个报道,说有一老人自杀后,儿女各说各的理,意思是对老人的死都没有责任。对其各说各的理我不发表议论,因为可能真的有具体实际情况,单就到媒体上去争论本身,就很容易让别人产生想法。
以上这两件事情,是儿女的责任问题,当然也是社会问题,是我们当前要建立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试想,一个家庭不和谐,社会怎么能够和谐呢。不用说现在所提倡的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还没有实现,即使实现了,也有个对老人的赡养问题,有一个保证老人正常家庭生活的问题前期成人白癜风有哪些表现。老人的正常家庭生活问题,不仅老人需要,其实对儿女也有益处,而且儿女也有老的时候。
这几天,我和爱人看电视剧《守望幸福》,就颇有感慨。其实,老人的要求不高,现在条件好了,不愁吃穿,老人不在乎儿女给家买东西,但却很在乎那种亲情。老人有的时候就希望儿女能回家吃饭。回家吃饭,再简单不过了,而现在,真正能做到的有几人。诚然,现在儿女在外工作忙、应酬多,但是绝不会连回家吃饭的时间都没有,即使真的没有,给老人打个电话总可以吧。如果不回家,电话也不打,就真的是不应该了。那首歌《常回家看看》,真的是唱出了老人的心境。
汉代有一个叫韩婴的人说过“子欲养而亲不待”。意思很明了,那就是说,老人老了,最后还要去世,父母抚养儿女千辛万苦,等到儿女有能力赡养老人的时候,老人可能就不在了。华光易逝,岁月不等人,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老人不会总是有时间等着儿女去赡养、去孝敬,谁能预料老人在世的时间还有多少啊。现在有的儿女是没有能力赡养,比如未成年儿女;有的儿女是没有意识到要多孝敬父母,总以为来得及,直到老人突然离世,才后悔不已。
真希望我们的社会多关心老人。真希望有一天,工资里面包括对老人的赡养费、团聚费,那个时候,社会才真的进步了。现在,社会也有进步,连清明节都放假了,给人们祭奠死去的老人提供方便。可是我却想,老年节更应该放假,给儿女和老人团聚的时间,活着的人不顾,却顾死人,这真的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吗?老百姓说的好,活着不孝,死了哭叫,不是好儿女。
世上没有卖后悔药的,奉劝天下有心儿女别做后悔的事情。让父母开心幸福真的不难,回家吃顿饭就可以了。我父母健在,我做的也很不够,写以上文字与天下所有儿女共勉。
页:
[1]